天津市外资融资租赁数量统计(天津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)

2月28日,由租赁联合研发中心会中国租赁联盟、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组织编写的《2019天津租赁业发展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完成,在报送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时,开始在租赁联合研发中心天津会员内部交流。

报告显示,2019年底,总部设在天津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(不含单一项目租赁公司、分公司、SPV子公司、海外收购的公司和港澳台当地的公司)为2052家,比上年底的2008家增加44家。其中:金融租赁企业12家,增加1家;内资租赁公司118家,增加6家;外资租赁企业1922家,增加37家。

全市业务总量,即融资租赁合同余额,约为22060亿元人民币,比上年底的22020亿元增加40亿元,增长0.18%。其中:金融租赁约9230亿元人民币,增加30亿元;内资租赁约6380亿元人民币,增加10亿元;外资租赁约6450亿元人民币,与上年持平。

据国际租赁组委会和中国租赁联盟测算,2019年底,天津市业务总量约占全国业务总量的33.2%,占世界业务总量的7.7%。

租赁联合研发中心主任、经济学家杨海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

2019年天津和全国一样,由于行业监管体制的调整和移交,相关政策是否调整尚不明朗,企业数量、注册资金和业务总量只在个别时间和个别地区有少量增加,整个行业发展总体处于调整状态。

杨海田说,纵观我国经济发展,一些行业和领域一致在重复着这样的怪圈,叫做一放就乱、一乱就收、一收就死、一死又放、一放又乱……。全国租赁业就已经历了几次这样的折腾。值得欣慰的是,天津市在这次行业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,没有完全停下来进行整改,而是采取发展与监管并举的政策,在积极推进转制工作、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,继续争取金融租赁公司的申报,在全国率先恢复内资租赁企业的审批,并取得了积极成果,维系了行业继续发展的基础。

杨海田认为,天津市的这一做法值得国家相关部门研究肯定,也值得相关地区、特别是租赁业发达地区分析借鉴。

来源: 证券时报网

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(ths518),获取更多财经资讯